QX∕T 470-2018 暴雨诱发灾害风险普查规范 山洪(气象)
ID: |
6EA2951C85B641E2966DB0327284F89C |
文件大小(MB): |
0.74 |
页数: |
28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8-27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07. 060,A 47,中 华人民共和 国气象行业标准,QX/T 470—2018,暴雨诱发灾害风险普查规范山洪,Specifications for risk investigation into disaster induced by rainstorm,一Flash flood,2018-12-12 发布2019-04-01 施,中国气象局 发布,QX/T 470—2018,目 次,刖言.山, 范围 .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 1,4 基本要求 2,5 普查内容 2,6 普查方法3,7 普查流程 3,附录A(规范性附录)山洪灾害风险普查信息.4,附录B(规范性附录)代码编制规范. 20,参考文献.. 21,I,QX/T 470—2018,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40)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气候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莹、高歌、姜彤、章国材、孟玉嬌,皿,QX/T 470—2018,暴雨诱发灾害风险普查规范山洪,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暴雨诱发的山洪灾害风险普查数据收集工作的基本要求、内容、方法和流程,本标准适用于暴雨诱发的山洪灾害风险的评估、预警、区划等业务以及科研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QX/T 428—2018暴雨诱发灾害风险普查规范中小河流洪水,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山洪 flash flood,历时很短而洪峰流量较大的山区骤发性洪水,[GB/T 50095—2014,定义 2. 3. 24. 5],3.2,山洪沟 flash flood ditch,容易发生山洪的山丘区小流域,注:流域面积一般小于200 km2,3.3,山洪灾害风险 flash flood disaster risk,山洪对影响区域生命、财产、社会经济等造成危害的可能性,3.4,风险普查 risk investigation,对产生风险的致灾因子及其危险性、承灾体及其暴露度和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等重要相关信息的,收集、调查,[QX/T 428—2018,定义 3.4],3.5,隐患点 potentiaf danger area,易受山洪影响并可能造成较大伤害和损失的地点,注:改写 QX/T 428—2018,定义 3.5.,1,QX/T 470—2018,4基本要求,4. 1普查原则,4. 1. 1按照每条山洪沟建档并全面普查,重点调查山洪易发区域和山洪隐患点,4. 1.2应注重相关部门数据信息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4. 1.3应对山洪沟流域边界与内容的匹配性及数据的准确性、逻辑性和空间一致性等方面进行逐级质,量核查,确保数据可靠,4.2 资料采集,4. 2. 1水文、气象和灾情资料均为有记录或上次普查以来的资料,4.2.2 人口及社会经济资料按国家或各级地方政府规定的基准年份收集,若无法收集基准年份相关数,据,应收集与基准年份接近的最新数据代替,4.2.3 如没有特殊要求,应收集最新资料。各类资料收集时应记载具体来源及原始制作和收集时间,4.3 数据更新,4. 3. 1自然环境、社会经济、隐患点位置、工程和基础设施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收集或实地调查获取,最新资料进行信息更新,4.3.2行政区划发生变化时,应记载变化情况,5普查内容,5. 1基础信息,5. 1. 1行政区划图,至少精确到乡镇边界,5. 1.2河网水系图、地形图、地质图、土地利用图等,其中地形图应采用1: 5万分辨率或更高精度,5. 1.3内容涉及5.2中基本状况的基础地理信息图和专业专题图,5. 1.4山洪重点防治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5.2 基本状况,5.2 . 1山洪沟流域基本情况(见附录A的表A.1),5.2.2 山洪沟流域内行政区划基本情况(见附录A的表A.2)。以村(社区)为单位,5.2.3 山洪沟流域内人口和社会经济情况(见附录A的表A.3)。以村(社区)为单位,5.2.4 山洪沟流域内基础设施情况,包括:公路、铁路的类型、总长度和固定资产,桥梁总数和固定资,产,以及通信网、能源、水利设施和市政工程的数量和固定资产等(见附录A的表A.4)。以村(社区)为,单位,5. 2.5山洪沟流域内隐患点调查情况(见附录A的表A. 5),主要为易受山洪影响的承灾体的数量和,价值量及地理位置经纬度信息、海拔高度等,5. 2. 6山洪沟流域内水利工程基本情况(见附录A的表A. 6和表A. 7),主要包括堤防、水库等水利エ,程的位置、工程建设标准、特征水位值、潜在影响社会经济情况、防汛调度管理措施等,5.2.7山洪沟流域内土地利用情况(见附录A的表A.8)。以村(社区)为单位,5. 2. 8山洪沟流域内土壤类型情况(见附录A的表A. 9),包括表层土壤类型、质地、孔隙度、结构、剖,面分层情况等。以村(社区)为单位,2,QX/T 470—2018,5.3气象、水文信息,5. 3. 1山洪沟流域内或邻近气象(雨量)站情况(见附录A的表A. 10),5. 3. 2山洪沟流域内或邻近水文(水位)站情况(见附录A的表A. 11),5. 3.3站点降水、水位以及流量观测数据。时间尺度为分钟(min)、小时(h)、日(d)等,5. 3. 4流域内各站历史上发生的历次山洪过程水文要素摘录,5.4历史灾情,5. 4. 1山洪沟流域内……
……